互助互赢的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是职业教育办学的显著特征之一。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促进生产力发展,使教育与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赤峰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从事职业教育多年,是由五所职教学校综合而成的工科类院校,是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备案的一所从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职业学院,是“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我院一直重视校企合作,先后以多家企业单位深度融合,不断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实现了与企业的“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服务赤峰地方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
2016年赤峰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北方汽车教育集团强强联手合作办学,充分发挥公办教育的实力和民办教育的活力,共同打造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引进先进的设备与技术、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用最短的时间让学生学到行业领先进的技术。
主要做法是:
一、校企共同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成立了由企业行业专家与专业教师组成的汽车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每学期定期不定期召开汽车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实习实训等专业建设问题。每个学期进行市场需求调研后,校企共同制定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实践教学体系设计:根据汽车专业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要求,在企业专家指导下,车间制订了基础实训、专业课程实训、专业综合实训模块化汽车实习实训体系,实行项目化、模块化教学,制订了各模块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环节及考核标准,并根据职业技能形成的内在规律,科学划分实习实训层次,适应不同层次、不同阶段、不同就业需求的实训需要,提高实习实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实践教学组织与实施:所有实习实训及培训项目,都按我校“三分理论七分实践”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实施并运用了分组教学、现场教学、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空间教学等方法,实施了以作品(典型工作任务、工作项目)为载体的实习实训。实行双元制教育,所有学生毕业时都能获得一个中级职业资格技工证书。
二、校、企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
建有1个校内汽车专业实习实训车间和5个校外实习基地。车间具有学生汽车专业实习实训、汽车专业人才岗前培训、短期教育培训、汽车专业考试鉴定、二手车评估、综合汽车服务人才等项目。
(1)建设模式:车间由校、企两方共建,设备资金由合作各方共同投入,主要是学校、国家财政给予专项拨款及相应政策支持,企业主要提供人力与技术支持及少量的车间设备投入,目前,车间运行良好,每年安排校内汽车专业学生实习实训500余人次以上,汽车短期人员教育培训50余人次,开展各类汽车技能比赛,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016年5月中职智扬北方科技有限公司投入1000万元购置设备。车间建有现代化汽车博物馆、电子实训室、奔驰宝马实训基地、新能源实训基地,实现汽车专业毕业生真正与4S店及汽车厂家接轨的人才培养计划,实现了校企合作的共建、共享、共赢。
(2)运行机制:车间由校、企两方方共建,校方提供实训车间的场地1800多平,教室7间,办公室5间,宿舍10间。企业投入的设备及资金由企业所有,日常主要满足学校师生的实习实训教学需要,校企要积极配合,确保上述各类任务的圆满完成。涉及利益分成等事项的,另行协议约定。
(3)管理模式:企业设立管理层,实行校长监管制,设常务校长一人,教学校长一人,教学主任一人、车间主任一人、办公室主任一人、办公室管理人员多名,以上人员听从合作学校的整体安排及管理工作,校企双方确定实习实训的项目、内容、标准等,实行项目化实训。将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与职业文化引入到合作院校。建立科学的管理和运行模式,形成良好的运行与激励机制,发挥生产性实训车间的生产性教学、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职业院校师资培训和技术服务功能。
三、校企互聘、互培在职员工
每年都从合作企业聘请一定数量的汽车专业实训车间老师指导学生实习实训,安排部分教师到合作企业培训,校企互聘、互培在职员工。
(1)建有汽车专职教师资源库。聘用有5年以上实践工作经验,中级以上职称,热心职业教育的优秀教师,主讲、指导专业实践课,现有汽车专业主讲教师13人、车间实训教师22人,主讲教师占教师人数比例37%,汽车专职教师占企业员总人数的63%,每年组织汽车专业教师去集团总部教学培训2次。
(2)建立了专业教师轮训机制。每年都安排三分之一的专业教师到合作企业进行专业实践,三年一轮回。教师培训面达100%,要求专业教师每年参与企业实践和社会实践的时间不少于1个月。
(3)专门制定实训教师管理办法与主讲教师实践管理办法,定期对主讲教师与车间实训教师进行考核,实行末位淘汰制,促进教师之间的竞争意识。
四、校、企共同指导推荐学生就业。
(1)订单培养。订单培养比例达100%。
(2)利用学院平台,发布学生求职及企业用工信息,校企共同推荐学生,择优录取,双向选择。
(3)召开毕业生招聘会,校企共同安排、推荐、指导学生就业。
通过校、企合作,多渠道安排学生就业,我系毕业学生当年就业率在99%以上。
微信公众号